领先世界!神舟十六发射,元器件国产率100%!
来源:52赫兹实验室     时间:2023-05-30 09:03:54

开头

目前神舟十六号已经进入发射前的最后准备阶段,发射场也进行了多次合练!官方说,将于近日找寻机会实施发射。

可能大家对神舟发射见怪不怪了,毕竟中国在航天方面的进展真的太快了,可是这次却会有两大重要看点,尤其让我们自豪。

首先神舟十六号会搭乘载荷专家进入空间站,也就是科研人员,非过去的航天员,这是破天荒的举动;


【资料图】

其次神舟十六号飞船迎来重大升级,元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,先进程度领先世界!

神舟十六发射看点

在中国,想成为航天员到底有多难?

为了通过选拔,除了必须要掌握相关的知识、过硬的技术以及超乎学员平均水平的实践能力之外,还需要极高的身体素质。

因为航天工作本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,基本上都是高空作业。正因如此,一般来说,中国的航天员都是空军一级飞行员出身。

比如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的三名航天员聂海胜、刘伯明和汤洪波,拥有超过1000小时的飞行经验。

并且后续还要开展8大类、近百项、400余个科目的训练,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,等一切都达标后,才可以进入待上天名单,还不是说马上就能上天。

自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以来,如今我国已将16名航天员送往太空。

按照我国老带新的惯例,这次神十六的发射,航天员人选定定会从这16人中产生一个,由他来带领其他两名第三批航天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第三批18名预备航天员里面,除了航天驾驶员外,还有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。

所谓的航天飞行工程师主要负责操纵、管理航天器,以及开展相关技术实验,而载荷专家则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,从事空间科学研究。

这说明我国第一次有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进入太空,这可是破天荒的举动,也间接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发展水平,确实很高。

另一方面,神舟十六号是中国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六艘飞船,相比之前那些兄弟飞船,这次变革非常多。

虽然神舟十六号依旧沿袭着传统的三舱构型,分别是轨道舱、返回舱和推进舱。但内部的元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,这无疑增强了我国在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可控能力。

同时仪表面板也改进了不少,舱内人机交互界面更友好和人性化,整体外观更美观、更现代化,更适应航天员的操作。

更重要的是,过去中国航天是4艘飞船同时建造并行批量生产,但到了神舟十六号则6艘同时生产,这说明我国在飞船生产上堪比是“批量化流水线”。

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性能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。

其内部结构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相似,但外貌略有不同,神舟飞船内部具备全新的结构和更大的尺寸。

在美国载人龙飞船完成之前,神舟飞船曾是全世界正在运用的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。

同时神舟飞船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,从自动化控制、制导与导航到数据管理,从应对故障的冗余设计到液晶显示设备,其电子技术和智能化水平都远远领先俄罗斯的“联盟”载人飞船。

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部分,它的设计和研制对于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至关重要。

在研制过程中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,确保各个关键分系统如轨道舱、返回舱和推进舱等都能在太空执行任务时发挥出色的性能。

神舟飞船的成功研制,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水平,也为未来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这么说吧,每一次神舟飞船的发射,都是在提升自己,这也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射越来越好的原因。

目前,神舟系列飞船已经成功执行过多次载人航天任务,为中国航天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,也为国际航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条件。

中国神舟飞船的发展历史始于1992年9月21日,当时中央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,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“三步走”发展战略,代号为"921"工程。

三十年来,工程相继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、空间出舱、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,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,成功将多名航天员送入太空,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。

尤其是2003年神舟五号的发射,把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,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。

当然了,作为首秀的神舟五号,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,但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,后续的神舟系列也进行了相关的优化。

后来2008年,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,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。

2011-2012年,神舟八号、九号和十号分别为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资补给。

2016年,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,并与天宫二号实验性空间站完成对接。

这些成绩无疑向世人证明,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节奏是越来越快,而且这些都是我国完全独立自主完成的。

特别是随着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建设,一举打破了美俄联合弄出来的国际空间站,在航天领域上的垄断地位,甚至在很多功能方面都是领先的。

更值得骄傲的是,神舟飞船的研发和制造都是100%国产化,这说明从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到测试等各个环节,神舟飞船都使用国内的技术和资源。

目前,神舟飞船已经开展了15次飞行任务,其中有10次是载人任务,成功率100%,搭载过16位航天员登陆太空,无疑证明了神舟飞船的安全可靠。

产品质量可靠,后续的订单也就越来越多,美国猎鹰火箭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,所以神舟飞船堪比完美的成功率,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力。

结尾

当然了,我国自身航天技术变厉害了,不会固步自封,也会带动其他国家一起进步,不像某些国家强大了就搞垄断封锁。

比如我国会引入国外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的任务,其他国家想要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需求,也完全没问题。

但前提要符合我们的要求,而且实验结果也必须要跟我们分享,这样彼此都会得到共同的进步发展,也就是双赢!

回顾中国航天历史,这一路走来,得到最宝贵的经验,就是核心技术必须要自己摸索才能真正掌握。

所以,靠人不如靠己,这样核心竞争力就变强了,国家如此,个人不也是如此?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