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运河五村,寻发展之路,助创新动能
来源:杭州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8-12 10:53:48

2023年7月中旬,数十位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学子组建成“‘运’助农文旅,‘河’通富未来”暑期社会实践队伍,以“聚焦乡村,助力运河”为主题,赴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的博陆五杭村、戚家桥村、杭信村、新宇村、双桥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,探索“农文旅”产业发展,激活共富新动能。
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农村旅游、文化旅游、生态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逐渐兴起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“运河街道是临平区唯一一个以农业为经济支撑的辖区,只能在以农业或以农业为基础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挖掘,打造独属于运河街道的独特竞争力。”研究了运河街道的相关产业后,实践团队长聂浩浩对记者说。


【资料图】

此次实践活动凸显“真、切、惠”三大特点,试图探索运河街道的“农文旅”产业发展潜力,打破发展瓶颈。

所谓“真”,在于观察真、体会真

通过实地观察,实践团队对标各村发展,真实体会当地环境及相关产业形势特征。

临平的第一个“河马村”——新宇村,已规划并完善了当地的游行线路,门牌、地标、地面彩绘及道路装饰等,其莲子加工产品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;特色咖啡馆、网红五二零公路等特色地标也为当地增添丰富文旅色彩。戚家桥村则是在第一、二产业发展上具有特色优势,紫玉米、中药的初级生产较完善,相应的紫玉米文创、花青素产品、药包、香囊等当地相关产业发展迅速,“航天紫玉米”也成为了戚家桥村为越来越多人知道的标志之一。

所谓“切”,在于体验切、问询切

实践团队在果园里体验农产品,在与当地村民交流后,近距离感受地方农业特色和地方宣传的重要性。通过与戚家桥村和新宇村的职业经理人聊天,团员们能够更深刻感受到其乡村发展的清晰规划与方向,两村都将在现有发展上改进拓宽产业链,并完善旅游服务行业。

受职业经理人启发,团员们认真思考了各地的发展需求,并决定在农文旅宣传方面为乡村出一份力。“我想留点东西在世上,在该的年代,做适当的事,留下适当的东西。”这是戚家桥村经理人吴文纹对团员们说的话,也是值得团员们学习的奉献精神。

所谓“惠”,在于想法惠、成果惠

实践团根据观察的结果和与各村负责人的问询情况,了解了各村的发展状况,利用专业优势出谋划策,思考如何为各村提供实质性的帮助,真正实现惠村、惠民、惠发展。

下一步实践内容团队成员已经确定好。一是为运河街道设计手绘地图并先定制两条“农文旅”路线;二是对农文旅路线上的服务点设计打造,团员们发挥自身的设计特长,从戚家桥村的紫色玉米、新宇村的千亩荷塘、双桥村的绿色稻田、杭信村的千亩果园、五杭村的特色美食的特征中提取颜色和特质,融合各村风格特点为每个村进行IP形象设计;三是将乡村的特产、特征通过创意思维联系起来,运用颜色变化以及元素添加等方式,设计出各村的衍生文创产品,并通过微视频、直播等方式进行宣传。“让乡村形象以这样的方式融入文创产品和服饰的各方面,扩大影响力、提高宣传效益,是我们团队设计的最大愿望。”一位设计专业的团员说。

乡村振兴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抱负与情怀,浙江理工大学假期实践团队各成员跟随时代、国家的步伐而发展,自主踏运河五村,用心实地调研,寻找乡村发展之道,探索“农文旅”产业共富,创造助力创新动能不断发展,在这个时代的交汇点上,乡村振兴、农文旅和大学生共同绘制出一幅充满活力、希望和美好的乡村新图景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